一、单项选择题
1、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民主主义与教育》
2、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 )。
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B.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C.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D.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韩非子
4、从整个学校文化来讲,学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补充,所以学生文化具有( )。
A.思想性 B.互补性 C.特殊性 D.变化性
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A.观念和制度 B.精神或观念
C.组织和制度 D.物质
6、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7、“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8、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9.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权 B受教育权 .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
A.《论语》 R《春秋》
C.《学记》 D.《师说》
11.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
A.布鲁姆 B.布鲁纳
C.杜威 D.桑代克
12.课程论研究的是( )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15.德育过程中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德育过程的( )。
A.内容 B.结构
C.层次 D.方法
16.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17.心理学家是根据身心发展的哪一规律提出发展关键期的概念?(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8.以别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
C.锻炼法 D.陶冶法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是(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_ ___、共同的_ __,以及一定的_ __。
2. _ __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的塑造与培养。
3.“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_ __规律。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在_ __和_ __学说的理论基础上。
5.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具有____和____,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____。
6.____的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接受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7.学生的_ __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的知识的能力。
8.教科书的编写应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____与____,强调内容的____。
9.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_ __等内容。
10.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 __”的教育思想。
三、名词解释
1.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学大纲
3巩固性原则
4教学策略
5班级平行管理
四、简答题
1、生产力对教育有些什么制约作用?
2、教学目标有哪些特征?
3、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4、班级规章制度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5、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教师的职业素质。
2.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